2022年5月5日,吴丽丽老师在高二(13)班,展示了一节以糖类—单糖为主题的公开课,全体化学老师参与了本次的教研活动。
吴丽丽老师运用问题驱动展开教学,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糖,进而引出单糖葡萄糖,又继续提出问题:葡萄糖具有什么样的结构?具有哪些性质?问题层层递进,启发学生深度思考,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。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,有效刺激学生多维感官,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,每一环节的设计和处理均恰到好处,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规律。教学中,各种信息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,使学生对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理解的更加清晰直观,真正感悟到了有机分子结构决定性质,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,培养了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。
公开课后,吴丽丽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课堂设计,教学理念,课后感悟。评课教师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,对公开课进行深度交流,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,探讨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。正是这样一次次有意义有深度的集体研讨,带领我校化学组全体老师正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!
(撰稿人、一审:吴满意 二审:张传菊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